美城市景观设计-分享最新的景观设计案例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美城市景观设计 > 滨水湿地 >

滨水湿地

泉州为何会有洛阳桥?

发布时间:2021-08-30 03:46滨水湿地233次浏览
提到洛阳桥,似乎泉州的那座更为有名。 根据史料记载,这座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,素有“海内第一桥”之誉,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座洛阳桥在中国桥梁史...

提到洛阳桥,似乎泉州的那座更为有名。

根据史料记载,这座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,素有“海内第一桥”之誉,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座洛阳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,有“南洛阳,北赵州”之称,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赞说:“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。”

北宋初年,当时的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修建了这座洛阳桥。如今,桥南街尾尚留有“蔡忠惠公祠”,以纪念其不朽的功绩。建桥工程从北宋皇祐五年(公元1053年)四月开始,到嘉祐四年(公元1059年)十二月完成,共用时6年8个月。桥梁初建时长三百六十丈,宽一丈五尺,有桥墩46座。后经过岁月、战火、洪水等洗礼,破败不堪。现在我们看到的泉州洛阳桥是1993年国家拨巨款重新修葺的,桥长834米,宽7米,残存原桥墩31座。明代诗人黄凤翔曾写诗称赞洛阳桥:“虹垂天际石,云抱水中峰。急雨潮声壮,微晖树色浓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北宋时修建洛阳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
洛阳桥位于江海汇合处,水情复杂。要在此地修建一座大桥,难度极大,尤其是建造桥墩,更是困难重重。为解决这个难题,当时的造桥工匠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:他们先在江底沿着桥梁的中线铺设大量大石块,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,约二里长的水下长堤,再在上面建造桥墩。这种施工方法被称为“筏形基础”,直到十九世纪,欧洲人才开始采用。

为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块凝聚成一体,使之不被大水冲塌,造桥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。

海底有一种软体动物,名叫牡蛎。它有两个壳,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另一个牡蛎上,互相交结在一起,另一个壳覆盖着自己的软体。牡蛎繁殖能力很强,而且无孔不入,一旦跟石头粘成一片,用铁铲也不容易铲掉。工匠们就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,在桥基上“种”起牡蛎。

没过几年,牡蛎就把零散的石块连成了一个整体,又把冲散的石头也粘合在了一起。洛阳桥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,牡蛎功劳不小。这也是桥梁建造史上的一大创造。

那么,福建省泉州市和河南省洛阳市相距甚远,为何泉州也有座洛阳桥呢?

这里面有多种说法,莫衷一是。一种说法是,东晋末年发生“永嘉之乱”,中原动荡,大批中原士族汉人南渡入闽避乱,部分洛阳籍士人辗转到此,沿江尤其在洛阳江万安渡口周围安居。这些人因怀念中原、怀念故土洛阳,故将此江、此地以洛阳为名。还有种说法是,唐朝时,因社会动荡,大量中原人南迁,这些人到了泉州一带,看到此地山川地势很像洛阳,就给这里起了个名字叫洛阳,即现在的洛阳镇,流经这里的大江叫洛阳江,这座大桥叫洛阳桥……

至于洛阳的洛阳桥,它位于洛河上,是连接洛河南北城区的重要桥梁。1955年12月,现代洛阳桥建成通车,1982年和2010年,洛阳市政府又两次在洛阳桥旁边增建新桥。目前,洛阳桥全长559米,桥面宽19米,设计使用年限100年,设计时速为40公里/小时。

公益广告5